散步说课稿

时间:2025-05-07 10:15:43
关于散步说课稿范文集锦7篇

关于散步说课稿范文集锦7篇

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,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,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。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?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散步说课稿7篇,仅供参考,大家一起来看看吧。

散步说课稿 篇1

尊敬的各位评委、各位老师:

你们好!我说课的内容是《散步》。

相传,孔鲤跑到父亲孔子的坟前说:“你子不如我子。”然后又在儿子孔汲面前说:“你父不如我父。”可见作为中间一代人孔鲤的沉重感与责任感。这与《散步》中的“我”不无相似之处。莫怀戚先生所写的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《散步》是义务教育课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。它不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家人散步时互敬互爱、融洽和睦的画卷,更为我们谱写了一曲尊老爱幼的颂歌。字里行间流淌着沉淀在我们每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挚爱亲情,渗透着肩负重任的中年人对于生活的高度使命感。相信随着作者一家人散步过后,我们每一位朋友都会陶然沉醉于家的温馨和美之中,也会浸润在血浓于水的暖暖亲情里,更会加倍珍惜我们生命历程中的每一个落日和朝阳。以下,我按说教材、说教法、说学法、说教学过程、说板书和说教学小结以及说作业的七个板块给大家说课。

一、说教材:

1、教学内容及其地位

本课为义务教育课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。本单元课文主题为亲情,所选的课文都是围绕着亲情和家庭生活。本课正是通过一家四口的散步来体现浓浓亲情的,教材地位不可忽视。

2、学情分析

根据课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,语文课的重要目的之一是要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。本课对象是初一学生,由于社会上一些不良因素的误导,许多学生亲情观念淡薄,没有形成正确的家庭伦理准则, 因此我制定一下教学目标。

3、教学目标

A.知识和技能:整体感悟课文,通过对比阅读提高审美情趣。

B.过程与方法:学习自主、合作、探究的学习方式

C.情感态度价值观:培养尊老爱幼,珍爱亲情的情感。

4、教学重难点

A.教学重点: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,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。

B.教学难点:如何理解文中具有象征意义的最后一句话。

二、说教法

1、新课程改革强调构建全方位多角度的开放系统,倡导从课堂走向社会,从课本走向生活,与社会家庭相沟通。因此,本节课创设“亲情互动”的情境,提供一个学生家长互相倾诉的平台。

2、以活动为载体,通过抢答形式,寓乐于教,达到学生愿意学、乐中学的效果。

3、充分发挥多媒体声色效应,不断渲染课堂气氛,力图达到情感的共鸣。

三、说学法

通过小组交流讨论,男女分角色朗读等形式培养学生自主、合作、探究的学习方式;通过朗诵、唱歌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参与教学活动,使学生始终处于兴致盎然的最佳状态,在情感的共鸣中完成本课的教学。

四、说教学过程

1、多媒体情境导入。

(设计意图:激发学生的兴趣,为学习课文打下情感铺垫。)

2、自读课文,整体感知。

(设计意图:以活动形式开展教学,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,乐在学中。)

3、小组交流,合作探究

(引出“尊老爱幼”的主题;在交流中培养合作精神,在竞赛中调动其积极性,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。)

4、展开想象,体验感受 。

(设计意图:联系现实生活,走向家庭,学以致用。)

5、研讨与赏析

(设计意图:进一步深化“尊老爱幼”、“珍爱亲情”的主题。)

6、比较阅读,拓展视野

( 设计意图:培养发散 思维,提高鉴赏能力。 )

7、家校合作,亲情互动。

(设计意图:发放张家长反馈表,使学生从书本走向生活,同时培养关爱家庭的意识和情感,为家庭亲情建设尽一份力量。)

8、美文朗诵,情感升华

(设计意图:在朗诵中升华情感,感动自己 )

9、课堂小结、布置作业

(设计意图:明朗并巩固教学重点 )

五、说板书

板书设计的原则是既要简洁、形象、直观,又要体现教学内容要点,突出教学重难点,故设计如下:

母亲 走大路

散步 分歧 -------à 我、妻子 承上启下(责任重大、使命感)

儿子 走小路

六、说教学小结:

在课堂即将结束时,低音播放《回家真好》,在歌声温馨时小结本课:“课虽然结束了,但留给同学们的求索却远远没有结束。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过:“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本能,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,这个,全世界数中国人做得最好。”愿同学们把这种我们民族引以为豪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,它渗透到生活点点滴滴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撑起一片爱的天空,营造个幸福的家园。一个家庭如此,-一个国家、一个民族更是如此啊!”

七、说作业

根据教学重点培养尊老爱幼、珍惜亲情的情感, 我决定不给学生增加课业负担,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,故布置作业如下:

1)为亲人做一件表达自己爱意的事。

(为他们洗一次脚、鞠个躬、真诚说声“我爱你”……)

2)交还家长反馈表

说课完毕,谢谢各位老师指导。

散步说课稿 篇2

一、说教材分析

1、教材简析

(本说课内容在学科知识体系中所处地位和作用)

莫怀戚的《散步》这篇课文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,第五单元的学习要求就是要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,注意语言的积累和运用,并学习朗读和圈点勾画。所以,教学这篇《散步》,要在学生学习前面课文所掌握的方法的基础上,在老师的启发指导下,学生的合作探究过程中,学生运用所学方法,继续巩固单元要求。

2、教学目标

通过对教材的分析,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程标准,确定教学目标为:

1、知识和技巧目标:准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

2、过程和方法目标:揣摩词句的含义,品味文章的语言美

3、思想感情和价值观: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,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

3、教学重点和难点

教学重点的确定就是根据教材的特点、教学的目标及学生的实际;至于教学难点,则就是就学生接受而言,学生经过预习,还存有疑问,理解还存在困难的地方。所以,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:

a、教学重点:1、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,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

2、揣摩精美词句,品味语言的美

b、教学难点:如 ……此处隐藏10710个字……p>六、课时安排:一课时。

七、教具准备:录音机(歌曲磁带、朗读磁带)多媒体课件。

八、说教学过程:

(一)首先,师生互动,创设宽松的氛围。(3分钟)

两种安排:1、播放歌曲《烛光里的妈妈》,听完教师导入。

2、让学生自己唱有关妈妈的歌曲。

导入词:妈妈,这个世界上最美的称呼。黑暗里,妈妈是烛光;幸福中,妈妈是微笑。当我们有一天长大成人了,我们应该如何报答妈妈呢?今天,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莫怀戚先生的散文《散步》。(教师板书)

(二) 让学生自由读课文,勾画词语。(教师用多媒体投影生字词,让学生解决。)(5分钟)

(三) 指导学生朗读。(教师指定学生朗读,请其他同学点评,教师适当指导,侧重停顿、重音、语气等)(6分钟)

(四)播放朗读磁带。(在两次朗读的基础上给学生一个总结性示范朗读。)(5分钟)

(五) 整体感知:读完后请学生文中的人物。(3分钟)这个问题比较简单,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,为后面做准备。

教师板书:

儿子

幼小生命

母亲

年老生命

爱护 尊敬

责任

我和妻子

成熟生命

散步说课稿 篇7

教学目的

1.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。

2培养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。

重点难点

1.重点: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
2.难点: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的情意。

教学时间:二课时

一、预习

试朗读课文。

二、导人

《散步》这篇散文,通过祖孙三代人散步的过程,表现出家庭成员间互敬互爱的思想感情,请同学们朗读时要用心领会。

三、正课

1.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《散步》。

2.分六个层次指导朗读。

(1)缘由。(第1~3自然段)

①提问:“我们”为什么要去散步?

讨论并归纳:为了母亲。“她老了,身体不好,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”“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”“应该多走走”所以一家人陪母亲去田野散步。

②提问:怎么朗读第l~3自然段?

讨论并归纳:应读得轻柔一些,用陈述语气。读出“我”对母亲的孝心。

③提问:试读出第2自然段的重音和停顿,使朗读有节奏感,抑扬顿挫。

讨论并归纳:

母亲/本不愿出来的。她/老了,身体/不好,去远一点,就觉得内又累。我说,正因为如此,才应该多走走。母亲/信服地/点点头,便去/拿外套。她/现在很听/我的话,就像/我小时候则又听/她的话一样。

(2)过渡。(第《自然段)

①提问:这段写什么来过渡?

讨论并归纳:描写初春的田野来过渡。

②提问:怎样描写?

讨论并归纳:描写初春田野的特征——新绿,嫩芽,冬水——春天的气息,生命在召唤。用拟人手法,写出新绿的形态和色彩,写出冬水的声音和形象。

③提问:怎样会使人想起一样东西——生命?

讨论并归纳:写出初春的田野生机盎然。

④提问:应该怎样朗读这一段?

讨论并归纳:应读得有诗情画意,读出初春田野的勃勃生机。

(3)人题(第5段)

①提问:课文写一家三代人怎么散步的?儿子怎么说的?表现儿子什么性格?

讨论并归纳:小儿子从一家三代人散步的方式发现“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,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。”表现儿子的天真可爱,聪明智慧。

②提问:应该怎样朗读这一段?

讨论并归纳:前一句用平缓的陈述语气,儿子的话应读得天真、高昂,如有新发现。仪)波澜(第6段)

①提问:散步时发生了什么分歧?

讨论并归纳:母亲要走大路,大路平顺;儿子要走小路,小路有意思。

②提问:怎样解决这一矛盾?表现“我”什么性格?

讨论并归纳:一切取决于“我”——走大路。表现“我”爱幼,更尊老。

③提问:应该怎样朗读这一段?

讨论并归纳:分几个层次读,为了使层次分明“后来”、“不过”、“一霎时”、“我想”、“我想”、“我决定”、“我说”要重读。读出“我”心理活动的几个层次。

(5)一波又起(第7段)

①提问:又起了什么波折?表现母亲什么性格?

讨论并归纳: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,变了主意。表现母亲听从儿子,更爱孙子。

②提问;为什么要写母亲看到的景物?

讨论并归纳:母亲看到小路上金色的菜花、整齐的桑树、水波粼粼的鱼塘,想到这些景物对孙儿的吸引力,更下了变了主意的决心。

③提问:怎样解决小路难走的矛盾?

讨论并归纳:母亲提出“我走不过去的地方,你就背着我。”

④提问:怎样朗读这一段?

讨论并归纳:从重音看,“但是”、“摸摸”、“变了”、“还是”、“金色”、“整齐”、“水波粼粼”、“背”等都要重读。从层次来看,“但是”、“那里”、“我走…·,·”都要停顿。用平稳、舒缓的语调读出母亲慈爱、体谅孙子的感情,读出一家人相互体谅、生活和谐。

(6)收结(第8段)

①提问:怎样以散步收结全文?

讨论并归纳:一叙述散步的方向;二叙述在散步中我背母亲,妻子背儿子;三叙述“我”的感受。

②提问:为什么说“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,就是整个世界”?

讨论并归纳:因为人到中年,上有老下有小,肩负承前启后的责任,表现作者对生活的一种使命感。

③提问:怎样朗读这一段?

讨论并归纳:从重音看,“菜花”、“桑树”、“鱼塘”、“走”、“蹲”、“背”、“瘦”、“重”、“胖”、“轻”、“慢慢”、“稳稳”、“仔细”及最后~句都要重读。

从层次看,“这样”、“到了一处”、“但”都要停顿。用较快的语速读,最后一句要读得缓慢、深沉。

四、小结

这篇散文表现祖孙三代互敬互爱的思想感情,感情基调是欢愉、深沉的。朗读时要细心体会。最后,再次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全文。

五、作业

1.课后练习。

2.选用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。

第二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

(-)辨别下面的句子,哪些是比喻句,哪些不是比喻句。

A.她现在很听我的话,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。

B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,就是整个世界。

C.梯田里的庄稼像绿海里卷来的一道道浪头。

D.远看,斗笠像个大蘑菇,是那么美。

1.比喻句:_2.非比喻句:_

(二)“但我和妻子”都是慢慢地,稳稳地,走得很仔细,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,就是整个世界。”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?表现了什么?

《关于散步说课稿范文集锦7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